1. 首页
  2. 热点新闻
  3. 生活八卦

大学选修课论文作业——犯罪心理学

犯 罪 心 理 学

——谈大学生犯罪心理的原因与预防

犯罪心理学(Criminal Psychology)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、思想、意图及反应的学科,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。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“是什么导致人犯罪”的问题,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,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。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,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。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。

犯罪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说,所以他的研究对象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。按照狭义的犯罪心理学,其研究的主体是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,研究他的动机;按照广义的犯罪心理学,其研究的主体就不仅包括了犯罪人,而且还有被害人和与犯罪作斗争的司法人员及研究者等。

犯罪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790年德国人明希编写的《犯罪心理学在刑法制度中的影响》,而我国对于犯罪心理的记载就由来已久了。孟子认为人皆有“恻隐”、“羞恶”、“是非”之心;荀子认为,人生来就有“好利”、“疾恶”、“好声色”的不良本性;董仲舒提出“性三品”说,认为“圣人”天生性善;“斗筲之徒”天生性恶;“中民”则既可为恶,也可为善,关键在于对其是否进行教化和以刑罚威胁。可见,我国历史上许多政治思想家和学者已有关于犯罪心理的精辟见解,只是未能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。现在中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,一直到了70年代末,才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起开始复苏。

作为当代的大学,也不再是以前的象牙塔了。大学里面对的形形色色的诱惑让大学俨然成了一个小社会。很多人不再认为,读大学就是来学校读读圣书。关门不问窗外事的学习,让现在的大学生认为是死读书,书呆子,至少我根据我在学校的两年中,体会到了这一点。另外一个方面,由于大学生在心底里高人一筹,不服输的心理,也为本来就不是相对平衡的大学埋下了个不安定的因素。

校园犯罪的频繁,其原因与其说是社会矛盾的激化,或是学生心理的扭曲,或是就业,恋爱等情感的失败……还不如说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缺少一般心理学上的知识,我们的教育缺少基本心理健康的教授。前几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,是我们整个大学或者说是整个中国教育体制的一个不足。作为一个高学历,平时老实的学生,为什么会一时想到连续杀害自己的几个同学呢?分析其杀人的动机,我认为很大部分是因为他在处理自己和他人的矛盾的时候,没有合理放好自己的心态。心中压抑许久的郁闷,让他成为了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。同样的校园犯罪事件,每年都会发生。

现在谈谈校园偷窃事件。我认为,偷窃的本质是因为犯罪人的极高的嫉妒心理,以及伴有的极高的虚荣心。自己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,看见别人可以。不平衡的心就会在他的心底翻腾,有些人就会在那个时候让虚荣心和嫉妒心冲昏理智。这个在某个方面或许可以反应出一个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,但是在表面,直接是原因是犯罪人的不理智。

同时,在现在的大学,还有因为感情纠纷发生的打架斗殴;因为学习压力产生的跳楼上吊;……

分析了以上在大学中可能存在的犯罪的潜在风险,我们的教育应该要注意这个问题的本质。虽然我们国家对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起步的比较晚,但是根深蒂固的“人性本善”论,让我们国家学校犯罪发生率相对于美国等低。可是我们的形势也不是不严峻,为了让我们的大中小学生有个良好心理发展的环境,教育应该起到很大的作用。普及在大中小学的法律知识学习,降低犯罪的发生;教导人活着的责任——社会和家庭,让有犯罪倾向的人在他决定之前,三思后行……

对于犯罪的预防,我们应该要从多方面来分析犯罪的原因,让后就从原因中来找到降低犯罪率的办法。美国犯罪学家E.H.萨瑟兰1939年在他所出版的《犯罪学原理》一书中,就提出了“不同接触理论”。这一理论认为:(1)犯罪行为是由学习得来的。(2)犯罪行为是通过与他人交往的过程而学得的。(3)犯罪行为主要是在与个人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学习得到的。(4)犯罪行为的学习内容包括犯罪方法技巧、动机、态度、理由等。(5)在犯罪动机和内驱力的形成方面,主要是从人际接触中获得错误观念,即犯罪比不犯罪有利,使违法心理战胜守法心理。(6)犯罪学习的结果随接触频率、时间长短、顺序、强度的不同而异。

虽然犯罪心理学发展的时间不是很久,但是对于他的研究在社会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也是任重道远。

联系我们

0574-55011290

QQ:248687950

邮件:admin@nbhao.org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8:00,节假日休息

QR code